物理也是中考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科目,占分比率也不小。初中物理并不难,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好好听讲,课后要多做题,多训练,把一些要紧的要点学会结实,中考的时候就不会考太差。
中考物理必考要点
1.速度计算
2.声音三要点
3.力的合成和分解
4.滑轮组
5.重力势能计算
6.做功(摩擦力不计入,一般是光滑平面)
7.杠杆
8.热现象:凝华,升华,液化,蒸发,凝固,气味的扩散
9.燃烧:燃料热值计算
10.温度计
11.光学: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焦距,成像原理
1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表用法,电流表用法
13.断路,短路判断及解决方案
14.电热计算办法
15.安全用电
16.电表
中考物理核心考点有什么
1.串联和并联只不过针对用电器,不包含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2.光线应该注意加箭头,应该注意实线与虚线有什么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离得远远的镜,像大小不变,只不过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质不变。
5.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6.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边,移动游码等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水平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可以做的功越多,并非惯性越大。
9.密度不是肯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水平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特别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10.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肯定不变。只须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肯定是一个定值。
11.物体运动状况改变肯定遭到了力,受力不肯定改变运动状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受力也包括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况就不变。
1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3.力学三大定律。动能与势能。
中考物理的满分是多少分
中考满分一般是750分满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思想品德、历史各50分,中招体育考试以50分计入中考升学总分。
中考的决定权一般在地市一级,所以中考各科分数各区域不同。多数区域把语文、数学、英语设定在120分为满分;把物理、化学、设置为理综,把历史、思想品德设置为文综,如此就与高考考试接轨,它们每科100分为满分;另外还有体育能力测试和理综实验操作考试都是要记入中考总分的。
中考物理考试应该注意什么
物理定义和术语是学物理的基础,只有熟练学会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重点。学物理定义的办法有五种:
1、分类法
对所学定义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初中物理学的定义可分为四小类:
①定义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比如:功、热量;
②定义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
③定义反应物质的属性,比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定义没概念式,只不过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办法进行学习。
比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定义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有关定义借助相比较学习的办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打造内在联系。
比如“重力”与“重压”、“重压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有关联的定义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常识系统。
比如:
①力、重力、重压、浮力、平衡力、用途力与反用途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有哪些用途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素法
抓住定义中关键词眼进行学习,比如“重力”因为地球的吸引而遭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定义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词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